大部分咖啡师在入行之前,都是咖啡馆的顾客。因为喜欢咖啡、享受咖啡馆的氛围而常常去消费,甚至也想成为咖啡馆的一份子。像我,就是在一家自己很喜欢的咖啡馆,从一位顾客变成了一名咖啡师。
还记得刚入职的前几天,菜单都还不熟悉的我,除了背诵菜单,就是在客区“巡场”。关注顾客的需求,为顾客提供服务,像倒水、清盘、上饮品等等,这些都是很基础的服务。而我在的门店比较安静,提醒顾客注意说话音量,也算是服务之一。
虽然作为顾客的时候经常光顾,但我其实并不完全清楚咖啡师的工作。所以到入职的时候,我以为自己知道咖啡师要做些什么,却发现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。
比如,两位顾客只点了一杯饮品,为什么要我再去问另一位喝什么?顾客已经在店里消费了,为什么要提醒他们不要在店里吃自带的饮品或餐食……
对于这些服务上的疑问,当然会有带训主管为我解疑答惑。不过在咖啡馆工作越久,遇见的客人越多,多次服务顾客后的体验和感受,才让我更加明白那些我不理解的“服务”。
作为顾客的你,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:你正在安静的咖啡馆里专心工作或努力复习,附近的顾客在大声电话、闲聊,或扬声刷视频、打游戏;你正在优雅的咖啡馆里享受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,品尝美味的西点,旁边的顾客也滋味地喝着店里的饮品,吃着气味诱人的外带鸡米花……
此情此景,如果是我,会选择换个位置,或者麻烦咖啡师帮忙提醒一下“那位顾客”。否则,我可能会因为觉得受影响,而对这次在咖啡馆的消费体验感到失望。
其实咖啡馆里的“人”,也属于环境和氛围的一部分,顾客的言行举止也可能会对门店给人的体验感产生影响(咖啡师必须先注意自己的言行)。地板脏了可以擦,桌椅乱了可以摆,室内太热了可以调温度,顾客的言行如果影响到其他的顾客,就需要咖啡师去帮忙适度地提醒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会接受提醒,甚至还可能会因此产生不满而对门店发起投诉。当然,如果引起客诉,我们首要关注咖啡师在提醒的时候,是否做到适度并且态度是好的。而另一方面,则是我希望通过这篇陋文,排除我们作为顾客还没理解咖啡馆的一些“规矩”,只以“上帝原则”来衡量一家咖啡馆服务的好坏而产生的尴尬。
所谓的“规矩”,不过是咖啡馆想提醒顾客,在消费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,为的是保证大家在咖啡馆消费时的体验。
#1 言行文明,是最基本的素养
#2 不带外食,是对咖啡馆的尊重
很多顾客都会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消费了,为什么不让我外带?”为此,还有顾客坚决走法律途径,向工商部门投诉。可以理解,顾客有其作为消费者的权益,但对咖啡馆和其他顾客来说,那并不是完全无理的要求。
顾客外带还可能会引起其他顾客的跟风,“既然他可以外带奶茶,那我也想带一杯”,“他在这里吃鸡排,我也来几串烧烤”。真的不夸张,我还遇到过刚在咖啡馆面试完,转眼就在店里吃起了麻辣烫当午饭的。
而为了维护咖啡馆环境,咖啡师本就需要时刻清洁到位,对于顾客饮食完或离店留下的外带,同样要收拾清理,不仅要处理额外的打包废物,还要给喝剩的珍珠奶茶垃圾分类。这其实是加大了门店清洁工作的难度。在本应优雅的环境里,这些“外带因素”,不仅影响到咖啡馆其他顾客的体验,也无形中增加了门店环境维护的压力。
#3 按座消费,是无法强制的建议
#4 征求同意,顾及咖啡师的感受
我们开始喝咖啡、喜欢上咖啡,还会去咖啡馆探店打卡。甚至,咖啡馆已成为了我们的日常去处。了解咖啡馆的“规矩”,也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消费体验。
成为一名咖啡师,除了接触到有趣好玩的咖啡,遇见不同的顾客,不断精进服务技能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。我也依然会无法理解一些咖啡馆服务态度的不友好,但尽量不做让咖啡师为难的事。至少从我做起,当咖啡师的时候尽力服务好顾客,当顾客的时候保持应有的素养。我认为,尊重和理解是双方都应该有的态度。
服务看似简单,也藏着些学问,咖啡馆就是考验咖啡师待人接物、为人处事的训练场。这是我一直想跟大家探讨的内容,关乎咖啡师与顾客两方,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。个人所见所为的经历不能以偏概全,所以希望听到各方更多的观点,跟大家一起了解顾客的消费体验和咖啡师的服务感受。
■ 文章来源:公众号【咖啡沙龙】原创
■ 文字作者:Pay
■ 图片来源:Pixabay
■ 侵权联系:weixin@coffeesalon.com
■ 投稿/合作:微信 cofesalon
咖啡的利与弊: 1.咖啡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。咖啡的烟碱酸含有 维他命B ,烘焙
在之前我们讨论过融合的重要性: 《影响咖啡拉花的因素之融合方法》 那么在
Espresso才不是什么鬼好嘛, 它是意式咖啡的灵魂基底! 甲 再也不去楼下那家店
咖啡,虽是一个简单的词汇,但是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呈现在众人面前真的是需
越来越多咖啡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,进出咖啡馆也变成我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
Copyright © 2006-2024 上海择志贸易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22384号-1